【戛然而止成语出处介绍】“戛然而止”是一个常用成语,用来形容声音突然停止,或者事情发展到一半就突然中断。这个成语在文学、影视作品中经常出现,常用于描写情节的转折或情绪的骤变。下面将从成语释义、出处、用法及例句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。
一、成语释义
| 词语 | 含义 |
| 戛然而止 | 指声音突然停止;也比喻事情进行到一半时突然中断。 |
二、成语出处
“戛然而止”最早见于古代文献,其出处可追溯至唐代诗人李贺的《李凭箜篌引》:
> “吴丝蜀桐张高秋,空山凝云颓不流。江娥啼竹素女愁,李凭中国弹箜篌。昆山玉碎凤凰叫,芙蓉泣露香兰笑。十二门前融冷光,二十三丝动紫皇。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梦入神山教神妪,老鱼跳波瘦蛟舞。吴质不眠倚桂树,露脚斜飞湿寒兔。”
在这首诗中,李贺以夸张的笔法描写箜篌乐声的奇妙效果,其中“石破天惊逗秋雨”一句虽未直接使用“戛然而止”,但整体意境与后世所用“戛然而止”的语境相契合。而“戛然而止”作为成语,更常见于明清小说和现代文学中。
三、成语用法
| 用法 | 示例 |
| 描述声音突然停止 | 音乐演奏到高潮时,戛然而止,令人回味无穷。 |
| 比喻事情突然中断 | 他正要说出真相,却被一声电话铃打断,戛然而止。 |
四、近义词与反义词
| 类型 | 词语 |
| 近义词 | 突然停止、戛然而停、半途而废 |
| 反义词 | 持续不断、绵延不绝、继续进行 |
五、成语应用场景
| 场景 | 应用示例 |
| 文学描写 | 小说中描写一场激烈的争吵戛然而止,气氛顿时紧张。 |
| 影视作品 | 电影结尾音乐戛然而止,留下悬念。 |
| 日常交流 | 他的话戛然而止,大家面面相觑。 |
六、总结
“戛然而止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既可用于描述声音的突然停止,也可比喻事件的中途终止。其出处虽非明确单一典籍,但在古典诗词中已有类似表达,后经文人沿用,逐渐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成语。掌握其含义、出处及用法,有助于在写作和表达中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。
表格汇总: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 | 戛然而止 |
| 释义 | 声音突然停止;事情中途中断 |
| 出处 | 李贺《李凭箜篌引》(意象相关) |
| 用法 | 描述声音或事件的突然中断 |
| 近义词 | 突然停止、戛然而停、半途而废 |
| 反义词 | 持续不断、绵延不绝、继续进行 |
| 应用场景 | 文学、影视、日常交流 |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成语的演变或文化背景,欢迎继续提问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