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哥舒歌唐代古诗的原文及其赏析】《哥舒歌》是唐代一首脍炙人口的边塞诗,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,表达了对英勇将领哥舒翰的敬仰与赞颂。全诗虽短小精悍,却气势磅礴,极具感染力。
一、原文
《哥舒歌》
西鄙人
北斗七星高,哥舒夜带刀。
至今窥牧马,不敢过临洮。
二、
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边疆将士的威武形象,以及他们对敌人的威慑作用。诗中“北斗七星高”象征天象之壮丽,也暗示边防之重要;“哥舒夜带刀”则直接点出将领的英姿和警觉;后两句则通过描写敌人因畏惧而不敢越境,侧面衬托出哥舒翰的威望与功绩。
三、赏析要点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作者 | 西鄙人(无名氏) |
| 朝代 | 唐代 |
| 体裁 | 五言绝句 |
| 主题 | 边塞、英雄赞颂 |
| 用典 | 北斗七星象征天象与权威 |
| 意象 | 夜带刀、牧马、临洮(边地) |
| 风格 | 简洁有力,语言质朴 |
| 情感 | 对将领的敬仰与对和平的向往 |
四、创作背景简述
《哥舒歌》出自唐代民间,可能为边地百姓所作,用来歌颂当时一位名叫哥舒翰的将领。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著名将领,曾多次击退吐蕃入侵,维护边疆安宁。此诗正是通过民间口耳相传的方式,表达了对这位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。
五、艺术特色
1. 语言简练:全诗仅20字,却意境深远。
2. 结构紧凑:前两句写景叙事,后两句写果,层层递进。
3. 对比手法:以“不敢过临洮”反衬哥舒翰的威势。
4. 象征意味:北斗七星不仅有自然意象,更暗含国运昌盛之意。
六、结语
《哥舒歌》虽短,却蕴含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对一位英雄的赞美,更是唐代边塞诗中的经典之作,体现了古代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与对忠诚将领的敬仰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