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崇论宏议的意思及成语解释】“崇论宏议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言论高明、议论宏大,具有深远意义和高度价值。该成语多用于褒义,强调说话或文章内容深刻、有见地,能够引发深思。
一、成语释义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崇论宏议 |
拼音 | chóng lùn hóng yì |
出处 | 出自《汉书·东方朔传》:“臣闻贤者之言,不以人废言,愿陛下察之。臣虽不肖,敢陈大义,崇论宏议,不敢有所隐。” |
释义 | 指高明的言论和宏大的议论,多用于赞美他人言辞精辟、见解深刻。 |
用法 | 多作谓语、宾语,也可作定语,用于书面语中。 |
近义词 | 高谈阔论、宏辞大论、雄辩滔滔 |
反义词 | 言不及义、空洞无物、泛泛而谈 |
情感色彩 | 褒义 |
二、使用场景与示例
场景 | 示例 |
学术讨论 | 在学术会议上,他提出了许多崇论宏议,引发了广泛讨论。 |
文章评论 | 这篇文章观点鲜明,语言犀利,堪称崇论宏议之作。 |
人物评价 | 他是一位思想深刻、言辞有力的学者,常常发表崇论宏议。 |
三、总结
“崇论宏议”是一个富有文化底蕴的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他人言论的高度认可。它不仅体现了说话者的智慧与深度,也反映了语言的力量和思想的价值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提升语言的表现力和说服力。
结语:
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语言的智慧。“崇论宏议”正是这样一种充满力量的表达方式,值得我们在学习和运用中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