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高士传原文及译文】《高士传》是古代记载隐逸之士事迹的著作,作者为晋代皇甫谧。该书收录了从上古至汉代的隐士人物,共三卷,内容以简练的文字记述其生平、言行与品德,旨在弘扬隐逸之风,推崇高洁之志。以下是对《高士传》的总结性介绍,并附有部分人物的原文与译文对照表格。
一、
《高士传》主要记录的是那些不慕荣利、远离尘世、追求精神自由的隐士人物。这些人物在历史上多为不仕之人,或因时局动荡不愿出仕,或因个性高洁不愿同流合污。书中通过简短的叙述方式,突出他们的高尚情操和超然品格,反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理想人格的追求。
全书分为三卷,分别记载了不同历史时期的高士,如许由、巢父、伯夷、叔齐、严子陵等。这些人物虽身处不同朝代,但都有一个共同点:他们不为功名所动,坚持自我修养,体现了“士”的精神风貌。
二、人物原文与译文对照表
人物 | 原文(节选) | 译文 |
许由 | “尧让天下于许由,曰:‘匹夫,而欲治天下,可乎?’由曰:‘鹪鹩巢于深林,不过一枝;偃鼠饮河,不过满腹。’” | 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,说:“你这样的人,想要治理天下,可以吗?”许由回答:“鹪鹩在深林中筑巢,不过占一根树枝;偃鼠喝水,不过喝饱肚子。” |
巢父 | “巢父谓许由曰:‘汝将何之?’由曰:‘欲就之。’父曰:‘吾闻之也,圣人不食嘉谷,不饮盗泉。’” | 巢父问许由:“你要去哪里?”许由说:“想去那里。”巢父说:“我听说圣人不吃好的谷物,不喝盗泉的水。” |
伯夷 | “伯夷、叔齐,孤竹君之子也。父欲立叔齐,及父卒,叔齐让伯夷。伯夷曰:‘父命也。’遂逃去。” | 伯夷和叔齐是孤竹国君的儿子。父亲想立叔齐为王,父亲死后,叔齐让位给伯夷。伯夷说:“这是父亲的命令。”于是便逃走了。 |
严子陵 | “光武帝召严子陵,不至。后乃召之,遂与帝共卧,足加帝腹。帝曰:‘子陵,卿何故如此?’对曰:‘天子与布衣,皆当自重。’” | 光武帝曾召见严子陵,他没有去。后来又召他,他便与皇帝一同睡觉,脚放在皇帝肚子上。皇帝说:“子陵,你为什么这样?”他回答:“天子和百姓都应自重。” |
三、结语
《高士传》不仅是一部人物传记集,更是一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“隐逸精神”的经典文献。它通过对高士人物的描写,展现了古代士人追求道德修养、淡泊名利的理想人格。尽管时代变迁,但其中的精神内核依然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