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桃花屋里桃花庵全诗】《桃花屋里桃花庵》是明代著名诗人唐寅(即唐伯虎)的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作,以其清新脱俗、意境悠远而广为流传。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、寄情山水的生活状态,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之情。
一、诗歌
《桃花屋里桃花庵》全诗如下:
> 桃花屋里桃花庵,
> 桃花庵下桃花仙。
> 桃花仙人种桃树,
> 又摘桃花换酒钱。
> 酒醒只在花前坐,
> 酒醉还来花下眠。
> 半醒半醉日复日,
> 花开花落年复年。
> 不愿鞠躬车马前,
> 宁可枝头抱香死。
> 人生七十古来稀,
> 我年七十我自喜。
> 看花饮酒不求仙,
> 对月临风不用钱。
这首诗通过“桃花”这一意象,构建了一个超然物外、闲适自在的理想世界。诗中“桃花屋里桃花庵”开篇点题,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、与世无争的氛围。接着通过“种桃树”、“摘桃花换酒钱”等描写,展现了诗人自由洒脱的生活方式。后文则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功名利禄的不屑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。
二、诗歌特点总结
特点 | 内容说明 |
意象鲜明 | 以“桃花”为核心意象,贯穿全诗,营造出诗意盎然的意境。 |
语言简练 | 全诗语言通俗易懂,节奏明快,富有韵律感。 |
情感真挚 |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,情感真挚动人。 |
哲理深刻 | 通过日常生活的描写,传达出人生短暂、应珍惜当下的哲理。 |
风格洒脱 | 诗风自由奔放,体现了唐寅豪放不羁的性格特点。 |
三、艺术价值与影响
《桃花屋里桃花庵》不仅是唐寅个人生活态度的写照,也代表了明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、崇尚自然的精神风貌。该诗因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,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之作,常被用于书法、绘画、文学创作中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。
四、结语
《桃花屋里桃花庵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,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瑰宝。它不仅展现了唐寅的才华与个性,也为后人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——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宁静与自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