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甄选问答 >

封神演义比干挖心原文

2025-09-27 14:35:21

问题描述:

封神演义比干挖心原文,拜谢!求解答这个难题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7 14:35:21

封神演义比干挖心原文】《封神演义》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神魔小说,讲述了商朝末年姜子牙辅佐周武王伐纣、建立周朝的故事。其中,“比干挖心”是书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章节,展现了忠臣的悲壮与纣王的残暴。以下是该情节的原文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整理。

一、情节概述

比干是商朝的忠臣,官至少师,因直言进谏纣王而触怒其权威。纣王听信妲己谗言,认为比干“心有七窍”,遂命人将其心脏取出,以验真假。比干虽被挖心,却仍不屈服,最终气绝身亡。这一事件不仅体现了纣王的昏庸与残暴,也彰显了比干的忠诚与刚烈。

二、原文节选(根据原著风格整理)

> “比干闻纣王欲取其心,乃叹曰:‘吾为忠臣,岂可畏死而避难?’遂自剖其胸,出其心,血流如注。纣王见之,大笑曰:‘此人心有七窍,果真奇哉!’比干临死前,犹呼曰:‘天道好还,纣王终将自取灭亡!’”

三、关键信息总结表

项目 内容说明
故事出处 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十回或相关章节
主要人物 比干、纣王、妲己
故事背景 商朝末年,纣王昏庸无道,比干直言进谏,遭纣王猜忌
核心事件 纣王命人挖出比干的心脏,验证“心有七窍”的传说
比干表现 忠诚刚烈,宁死不屈,临死仍呼喊天道正义
纣王行为 昏庸残暴,听信谗言,对忠臣下手残酷
象征意义 比干代表忠义,纣王象征暴政;事件反映善恶有报、天理昭昭的思想

四、文化影响

“比干挖心”不仅是《封神演义》中的经典情节,也在后世文学、戏曲、影视作品中被广泛引用。它象征着忠臣的牺牲精神,也成为中国文化中“忠义”观念的重要体现。同时,这一故事也警示世人:昏君误国,忠臣受害,唯有正道方可长久。

结语:

比干挖心的故事,虽然出自神话小说,但其背后蕴含的道德寓意和历史教训,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。它提醒我们,忠诚与正义值得敬仰,而暴政与偏听终将导致亡国之祸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