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下一句是什么】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”出自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、军事家、文学家曹操的《观沧海》。这首诗是曹操在建安十二年(公元207年)北征乌桓时所作,描绘了他登临碣石山,远眺大海的壮阔景象,抒发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志向的豪情。
一、诗句背景
《观沧海》是《步出夏门行》组诗中的一篇,全诗共四句,语言简练,意境开阔,展现了曹操胸怀天下的气魄。其中,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”作为开篇,奠定了全诗的雄浑基调。
二、下一句内容
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”的下一句是:
> 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。”
这句话的意思是:海水波澜起伏,山岛高高地耸立着。通过这一句,诗人描绘了大海的广阔与山岛的挺拔,营造出一种宏伟而壮丽的画面感。
三、总结表格
原文句子 | 下一句 | 含义解释 |
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 | 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 | 登上碣石山,遥望浩瀚的大海;海水荡漾,山岛高耸。 |
四、诗句赏析
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”这句诗,用词简练却富有画面感。其中“水何澹澹”形容海面的波浪起伏,表现出大海的辽阔与动态;“山岛竦峙”则描绘了山岛的高耸挺立,形成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。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,也反映了诗人胸襟开阔、志向远大的情怀。
五、结语
“东临碣石,以观沧海”的下一句“水何澹澹,山岛竦峙”,是整首诗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后续的抒情和写景奠定了基础。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曹操表达了自己面对广阔天地时的豪情壮志,也为后人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经典诗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