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卓尔不群的含义】“卓尔不群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今陛下贵为天子,富有四海,而德不加于民者,其所以失之也。夫贤者,天下之宝也,而君不以求之,是自弃其宝也。故曰:‘卓尔不群,君子之德也。’”意思是说,一个人才能出众、品行高洁,与众不同,超凡脱俗。
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才华、品德或行为上出类拔萃,不随波逐流,具有独立思考和独特见解的人。它强调的是个体的独特性和卓越性,而不是简单地与他人不同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卓尔不群 |
出处 | 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 |
拼音 | zhuó ěr bù qún |
字面意思 | 卓:高;尔:那;不群:不与众人相同 |
引申意义 | 形容人有才德、不随大流、与众不同 |
使用场合 | 多用于赞美某人的优秀品质或能力 |
近义词 | 出类拔萃、鹤立鸡群、独树一帜 |
反义词 | 随波逐流、平庸无奇、人云亦云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赞美人才 | 他在学术界卓尔不群,是公认的杰出学者。 |
描述个性 | 她性格独立,做事从不随大流,真是卓尔不群。 |
评价表现 | 这个项目中,他表现出色,卓尔不群,令人印象深刻。 |
三、常见误用提醒
- 误用1:将“卓尔不群”用于贬义,如“他太卓尔不群了,不合群”。
→ 正确理解应为褒义,强调的是“与众不同”的积极意义。
- 误用2:混淆“卓尔不群”与“标新立异”。
→ “卓尔不群”更侧重于内在品质和能力的突出,而“标新立异”则可能带有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意味。
四、文化背景简析
“卓尔不群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人格理想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,推崇“君子”之德,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操守。具备“卓尔不群”特质的人,往往被视为社会的楷模和精神领袖。这种价值观至今仍对现代人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。
结语:
“卓尔不群”不仅是语言上的表达,更是一种精神追求。它鼓励人们在纷繁世界中保持自我,追求卓越,成为真正有思想、有担当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