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当浮一大白什么意思】“当浮一大白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古代文人雅士的饮酒场合中,表示敬酒或干杯的意思。这个说法源自中国古代的酒文化,具有浓厚的文化韵味和历史背景。
一、
“当浮一大白”最早见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沛公曰:‘今者有小人之言,令将军与臣有郤。’项王曰:‘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。不如此,籍何以至此?’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。……项王曰:‘壮士!赐之卮酒。’则与斗卮酒。……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,自为诗曰:‘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骓不逝。骓不逝兮可奈何,虞兮虞兮奈若何!’歌数阕,美人和之。项王泣数行下,左右皆泣,莫能仰视。”
在文中,“浮一大白”指的是喝完一杯酒,后来引申为干杯、敬酒的行为,多用于朋友间、宴会上表达敬意或庆祝的场合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当浮一大白 |
出处 |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 |
原意 | 喝完一杯酒(大白指酒杯) |
引申义 | 干杯、敬酒 |
使用场景 | 宴会、聚会、朋友间 |
文化背景 | 古代酒文化,体现礼仪与情谊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口语或文学作品中,表达祝酒之意 |
风格特点 | 具有古风色彩,富有文化底蕴 |
三、结语
“当浮一大白”虽源于古代,但在现代仍被广泛使用,尤其是在一些正式或半正式的社交场合中,用来表达对他人敬意或庆祝之情。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,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。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仪与情感表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