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秉烛夜游是什么意思】“秉烛夜游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古代文人墨客的雅趣活动。它字面意思是“拿着蜡烛在夜间游玩”,常用来形容人们在夜晚趁着灯光、月光等照明条件外出游玩或聚会,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。
一、
“秉烛夜游”最早见于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:“王子猷(王徽之)出都,尚在渚,便令左右取酒,置石上,自酌,以竹杖击节,吟曰:‘夜夜夜半啼,闻者为沾襟;朝朝朝日出,照我复何心?’于是命左右持烛而行。”后人以此典故引申为一种浪漫、闲适的生活方式,象征着在有限的生命中尽情享受美好的时光。
该成语多用于描述文人雅士在夜晚举灯出游、赏景赋诗的情景,也常用来比喻珍惜时间、及时行乐的态度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科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汉语成语 | 秉烛夜游 |
出处 | 古籍 | 《世说新语·任诞》 |
字面意思 | 释义 | 拿着蜡烛在夜间游玩 |
引申意义 | 用法 | 珍惜时光、及时行乐、文人雅趣 |
使用场景 | 应用 | 文学描写、日常生活中形容夜游、聚会 |
常见搭配 | 搭配 | 秉烛夜游、秉烛夜谈、秉烛夜读 |
近义词 | 相关词汇 | 夜游、夜宴、夜话 |
反义词 | 对立词汇 | 日间活动、白昼劳作 |
现代应用 | 当代使用 | 多用于文艺作品或诗意表达 |
三、结语
“秉烛夜游”不仅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,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出时间去欣赏夜晚的美,感受生活的诗意。无论是文人墨客还是现代人,都可以从中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与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