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TAE缓冲液配方】TAE缓冲液是一种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广泛应用的缓冲体系,尤其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它能够维持适宜的pH环境,确保DNA片段在电场中的稳定迁移。TAE缓冲液的主要成分包括Tris碱、乙酸和EDTA,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缓冲系统。
为了方便实验人员快速了解和配置TAE缓冲液,以下是对TAE缓冲液配方的总结与表格展示。
一、TAE缓冲液简介
TAE(Tris-Acetate-EDTA)缓冲液是用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常见缓冲液之一,具有良好的离子强度和pH稳定性。其pH值通常为8.0左右,适合大多数核酸的迁移。相比TBE(Tris-Borate-EDTA)缓冲液,TAE的离子强度较低,因此在高电压下可能产生较高的热量,但对某些实验来说更合适。
二、TAE缓冲液配方总结
成分 | 浓度 | 说明 |
Tris碱 | 40 mM | 提供缓冲能力 |
乙酸(Acetic Acid) | 20 mM | 与Tris形成缓冲体系 |
EDTA | 1 mM | 螯合金属离子,抑制核酸酶活性 |
pH值 | 约8.0 | 使用NaOH调节至目标pH |
三、TAE缓冲液配制方法(以1L为例)
1. 称取:
- Tris碱 4.8 g
- 乙酸(冰醋酸) 1.2 mL(约1.2 M)
- EDTA-2Na 0.372 g(或直接加入1 mM EDTA溶液)
2. 溶解:
将Tris碱和EDTA-2Na加入约800 mL去离子水中,搅拌至完全溶解。
3. 调节pH:
用1M NaOH溶液将pH调至8.0左右。
4. 定容:
加入去离子水至1L,充分混匀。
5. 储存:
储存于4℃冰箱中,可保存数月。
四、注意事项
- 配置过程中应使用精确的量具,以保证缓冲液的稳定性。
- 若需长期保存,建议分装后冷藏,避免反复冻融。
- TAE缓冲液不适合用于高电压长时间电泳,易导致凝胶过热。
通过以上内容,可以清晰地了解TAE缓冲液的组成、配制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,有助于实验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高效率和准确性。